应急避险的条件是什么,刑法如何规定

时间:2023-09-25 作者:自贡律师

法律分析:紧急避险应当满足以下条件:
(一)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;
(二)客观上具有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;
(三)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;
(四)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 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,造成损害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,不适用于职务上、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《刑法》中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为: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,造成损害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十一条
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,造成损害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,不适用于职务上、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《刑法》中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为: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,造成损害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十一条
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,造成损害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,不适用于职务上、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。
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idtutorial.com/97900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友情链接: 杭州房产继承律师 南京合同律师 杭州民事纠纷找律师 大庆律师 渭南律师 广州离婚律师网 西安离婚律师网 苏州离婚律师网 杭州合同律师 杭州房产纠纷律师 杭州房屋产权律师 杭州劳动纠纷律师 杭州民间借贷纠纷 盘锦律师 吉林律师 厦门律师 鹤壁律师 百色律师 毕节律师 海西律师 青岛律师 贵阳律师 杭州继承律师 杭州侵权维权律师 杭州婚姻家庭律师 瑞金律师 瑞昌律师 修水律师 安源区律师 宜春袁州区律师